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家有琴童,有多难就有多幸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二胡是弦乐器,古语有千日胡琴百日萧,显而易见,二胡在国乐中,属于难度最大的乐器。泽熙今年已满7周岁,琴龄1年,在这一年中,泽熙有了明显的进步,现在泽熙已经能够熟练的拉出《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曲子,这首曲子是二胡教材三级中的曲目。二胡老师也说,泽熙属于聪明的孩子,记得比较快,她这个年龄能够拉到这个水平还不错。在学琴过程中,我的陪伴让泽熙养成了每天练琴的好习惯,并且已爱上二胡乐器的学习。回想这一年多的学琴生活,我想说:有多难就有多幸福。

一、家长高质量的陪练是学琴的基础。

学琴靠的是三分学,七分练,每周一堂课,每天必须练习,二胡老师说是6:1的比例。也就是说,孩子在课堂上的时间平均每周是40分钟到1小时不等。泽熙初学时,她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有些小动作,由于泽熙接受能力强,有音乐天赋,从学习二胡的第一节课起,所学习的二胡内容,她都能自己记住,并且能识谱,我从没学过音乐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具体乐理知识上没法帮助她,她倒也不指望我的帮忙。因为我俩同时坐在那里听老师讲课,老师讲的内容,她懂,我不懂。那很多人就会问:那你倒轻松了,回家练琴的时候,你就只管陪着就是了。其实不然,我在旁陪练,也必须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的眼睛始终要盯着她的左右手和她拉弓推弓以及她拉琴的坐姿,我的耳朵要一刻不停的听她拉的节奏和音准。有人又要问了,你不是不懂音乐吗?还听音准,听也白听吧。说到这里,就要说,我去听课要做的事情,就是准备笔、本和手机。老师讲课的时候,我要做笔记,老师拉曲子的时候,我要将老师拉的曲子录制下来,当作泽熙日常拉琴的教材去用去听。随着泽熙学琴时间的不断增长,我的耳朵竟了练了出来,泽熙拉琴的节奏和音准如果不准,声音毛躁,我立马就能听出来,然后给她纠正,在旁随时提醒她左手保持撑开的手形和按弦使用手指尖部的指法。这是最基础的,一般这是我的主要关注点。陪练不只是简单陪练,而是能够指出孩子的错处,并帮助她及时纠正,这样,她拉琴的水平就会与日俱增,而不是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练习而不见效果。为什么我如此强调高质量的陪练,这是我在这么多次实践过后我总结出的经验,当我这个周每晚都能够做到认真陪练,从中纠错的时候,泽熙到老师那里上课的时候,老师就会说:拉得还行,不错。反之,如果我这个周偷懒了,由着她自己拉琴,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会说:不太行啊!还有就是寒假的时候,我上班,泽熙放假就回她姥姥家了,我要求她还是保持每天拉琴1个小时,她小姨每天倒是督促她拉琴1个小时,但当我快过年回她姥姥家,让她拉给我听时,我直接晕倒。指法也乱、节奏也乱,原本都已经拉得不错的曲子,所发出的声音直接就不能听了。没办法,就只好再一点点儿的纠正,最后,这样纠正练习了几天,她小姨说:“你来了,怎么她就拉得好听了。”

二、日积月累的坚持,是学琴最好的方法。

在我的教育理念中,二胡课是主课,我在泽熙学二胡的这件事上,用心最多,所以每周的二胡课,基本上都会上满,不会落课,并且上课都是我俩一起去上。千万不能给孩子养成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习惯,其他才艺同理。对于泽熙到老师家上二胡课,我没有操过心,每次都是自己高高兴兴的去,因为她不仅喜欢二胡,还非常喜欢二胡老师,还有她的师母,师母练毛笔字,而且毛笔字写得特别漂亮,她也跟我说:“也想学毛笔字。”我说:“你先把铅笔字练好了再说吧。”前面说到,泽熙一开始上二胡课,精力不能全部集中,而学了一段时间二胡后,我发现,泽熙的专注力不知不觉提升了,二胡老师说:“泽熙上课的时候比之前要好多了,之前有一些小动作,现在上课很认真。”不仅如此,她学了两年多的舞蹈,舞蹈老师说泽熙一直没有进步,可自从学了二胡,她在舞蹈课上的表现也突飞猛进,很多舞蹈动作做得越来越规范,被老师表扬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所以,学乐器的孩子如果将一门乐器学精了,其他事情也不在话下。除了每周二胡课必上,学琴的孩子每天必须练琴,并且练琴时间在1个小时以上,才能保证孩子学琴能有继续学下去的动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得。一开始的时候,泽熙会找理由不练或者少练,我坚决不同意,并及时督促她每天练习,同时我也不在她练琴的时候做其他事情。久而久之,习惯就这样建立起来,每天晚上吃完饭,她拉我听的曲目就在我家重复上演。

三、热爱艺术的兴趣是持续学下去的动力。

什么是兴趣,兴趣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激情。每次去陪她上二胡课,每当二胡老师和泽熙的合奏琴声响起,看着两个人同时推弓拉弓,我就不由得感动,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从我心中流淌,是对我每天陪练的音乐慰藉。这一年中为了练琴,我的情绪总是不受控制,当她练琴状态不佳,随着自己的意思拉奏时,我心里就会莫名的冒火,朝她生气训她吼她,父母急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在这里被我发挥得淋漓尽致。直到这一刻,我被他们的琴声深深感染着,付出后所收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促使着我陪着她在二胡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她的琴声越来越流畅,手指动作越来越熟练,老师对她也愈加肯定,她的兴趣随之也越来越浓厚。教育说到底就是互相成全,因为我从心底对音乐艺术的无限热爱,才能打心底喜欢陪着她学习,同时,耳闻目染下,孩子也有了源源不断的热情去享受这件事,而不是把它当作负担,如此良好的循环下去。

四、专业严谨的好老师,是出成绩的关键。

泽熙遇到一个好老师,她的二胡老师是泰山学院的教授,他教过的学生,有的出了二胡演奏专辑,有的考上了音乐硕士,他的学生在很多专业比赛中都能崭露头角,拉琴层次非常高。泽熙有幸在他门下学习二胡,是有了一个高起点,二胡老师专业的教学和严谨的态度,再加上她自身的努力,她的二胡水平迈入了起步阶段,二胡艺术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当我扪心自问,泽熙每晚拉琴的表现对于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真的已经很难得了,所以,在以后的拉琴生活中,我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让学琴的难和苦变为彼此陪伴的幸福。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