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校长 王富贵
制度与温情
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以制度管理一所学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我并不是反对制度,但我认为,一所小规模学校,仅仅依靠制度或者说把制度管理放在首位是不可取的。
从村小的现状来看,学生至少有一半是留守儿童,且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一所学校年轻的老师只有一名到两名。
制定制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很难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如果借用别人成功的制度,尽力修改成自己的制度,那谁又是制度的实施者?即使校长或者教导主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照制度进行管理考核,也势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更为难的是,有的学生、老师,违反了制度,谁又对照制度进行管理教育了?如果说批评教育后,老师、学生有所改变了,那就善莫大焉。可现实是,总会有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是很难改变的,那你会怎么办?是为了维护制度的尊严和老师学生硬着干了还是妥协呢?无论哪一种,都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再者说,一个只有几个教师的学校,如果有一个人对着干,仿效者会更多,那么学校整个环境就会乌烟瘴气,!
▎村小还有没有希望?
村小处在社会的最基层,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公平关注乡村已是时代主题。未来的村小必将遍地开花,小而优且小而美!这里就不详细论述。
▎村小不要制度可行吗?
个人认为,制度仍是需要的。再举个例子,我们大寨小学内部规定,教师的综合排名(主管部门的考核)前三的老师,可以得到价值120元左右的奖品。一学期下来,得到奖的三位老师会在众人的簇拥下,乐呵呵的吃喝玩,有位50多岁的老师还会带着他的二胡,三五个人来一场即兴的演出。花费总会大于120元。可每个人都是高兴的,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老师的脸上。我认为,村小的制度应是简单的,是积极的,容易操作的,是以尊重为前题的。
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长都是聪明的、向善的、爱美的。他们知道校长的权力有多大?知道学校的经费有多少?什么都知道!他们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奖励,他们所需要的只有两个词“尊重”、“沟通”!提高校长的专业素养,塑造校长的人格魅力应该是很好的方向!
营造一种“爱”为元素的良好社区氛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静悄悄的村小变革,势在必行!
我们学校的群名是“大寨一家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和磨合,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成为真正的一家人。我们无论从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都互帮互助,尤其当有老师家庭有事的时候,其他人会积极主动地帮他代课,还会轮流帮助有事的老师,并且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
良好的学校社区氛围,是教师积极主动工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教师内部的不团结,冰冷的管理制度,势必会影响村小的发展。
大校是社会,小校为家庭。
社会重法制,家庭靠温情。
相辅要相承,取舍需得当。
要想善发展,融合是关键。
制度温情缺一不可,没有制度,管理缺少抓手,没有温情生活没有滋味,制度难以实施!只有充分地运用好管理制度和温情,才能保证学校既充满活力,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助力留守儿童走出困境
我们现在谈的财富更多的是一种品格、习惯上的精神财富。当然物质财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留守儿童所缺失的不止是金钱上的扶持,还有陪伴、关爱、理解、尊重和自信,扶志是关键。
现状分析:
1
留守儿童成困境儿童
之所以成为留守儿童,或是遭遇家庭变故成为孤儿或者单亲儿童,或是由于生活所迫父母外出打工造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元的、复杂的,一时半晌难以改变。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性问题。
凡此种种,都是缺少父母亲长时间的父母。而父母亲情的缺失,管理的放纵以及世人异样的眼光,使孩子身处困境之中,演变成困境儿童。
因为留守,更多的人对孩子投去怜悯的目光,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从小就觉着自己不如人,破罐破摔。他们有的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结伴成帮干一些出格的事,他们沦为真正的困境孩子,如此恶性循环,情况越来越糟糕。
2
财商教育的缺失
我们的家长或者说孩子的亲属,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总会无故的给孩子一些钱,由着孩子自己去花,但是如何有效合理地支配金钱的习惯并没有帮助孩子养成。
孩子的财商教育基本没有,财商的核心是一种品格、一种习惯,是对金钱的合理的支配。由于成人认识的缺失,困境孩子的未来一片茫然,社会的焦虑加剧了困境儿童的步伐。
我们能做什么:
一、建立团队,项目管理,重回自信
1
专人负责,建立“最美团队联盟”,将留守儿童分成几组,每组3到5人为宜,轮流作为组长,组织实施学校项目“最美的自我”。教师是最初的组织者,实施者,随着逐步地完善,不断放手,最后成为一个旁观者!
2
确定学校实施的项目,可以是“故事、活动、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比如:每天早上集合准备上操之前,让孩子组织,带领全校师生,面相东方,大声喊出“昨天已然过去,今天五彩缤纷,我最美,美好的一天从此开始。”等等。把“一二一,左右左……”的出操口号换为“人之初,性本善……”的有趣诵读。
3
让留守孩子在组织、展示中得以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无暇顾及低级、粗鲁、庸俗的活动;做最自信的自己,我是留守儿童,我咋了?我是唯一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我,我是最美的自己。
二、简单开始,贵在坚持,养成习惯
1
所有的活动都要从简单开始,从一声“亲爱的同学您好”开始;从“亲爱的的老师您好”开始;从一个“会心的微笑”开始;从“一句真诚的赞美”开始 …… 从简简单单开始。
2
听说“21天可以形成一个习惯”,做一天、两天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只会成为一种折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就会胜利……许许多多的事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坚持从现在开始。
3
但在现实生活中失败者比比皆是,其实坚持挺难的,比如减肥,很多人都坚持不了,突破自己很难,最大的障碍是战胜自己!在不能坚持的时候,准备放弃的时候,可以这样想“再坚持一点点试试”,过一段时间的煎熬,奇迹就会发生,习惯就养成了!教师在必要的时间是需要助力的。
三、化困境为资源,变经历为财富,做最美自己
1
没有家长的陪伴,我会更独立,更自主,更坚强,把留守这种困境当成人生成长的一种财富。因为我没有妈妈的关怀,我很早的学会了照顾自己、照顾奶奶,我还会做很多同龄人都不会做的事,自己洗衣做饭,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而且具备过得更好的能力。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我更能从容应对。
2
今天的经历,必定为明天的需要做好了准备,我们每个人迟早要离开亲人,独立面对。一个人的经历有多有少,有浓有淡,有顺有逆,有成有败,喜怒哀乐愁尽在其中。所有的经历都会在人生旅途中留下足迹,都是生命过程,都是财富!
3
因为我是唯一,做唯一的自己。
四、尊重是前提,榜样是标杆,行动是关键
1
儿童就是儿童,我们无需用成人的理解看待他们。你觉着他留守,他可怜,真是这样吗?我们可以俯下身子,做回一次儿童,从他的角度去看世界,家长不在身边,也许少了更多灯火阑珊夜晚,附身案头的无奈,但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你把一个有着更多资源,更多可能的孩子看成了困境儿童,作为成人的我们自己做的对吗?
有人说“如果把一句假话重复一千遍,可能就变成真话了”,我们无需弄清是真是假,但我们得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看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六一国际儿童节”是让孩子在烈日下苦苦等待三个小时在台上表演3分钟,更不要说加班加点长达十几天几十天的准备,我们可以问问孩子喜欢吗?是孩子需要的吗?孩子的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尊重儿童是儿童的权利。
2
要培养孩子爱自己,爱学习,爱生活的情操。首先,作为教师,作为成人的我们,得是一个爱自己,爱学习,爱生活的人。面对更多的诱惑,孩子往往会缺少自制力,他们在作决定的时候,更多的是以身边的人为第一榜样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孩子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一个不读书的家庭是不可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的。一个不爱工作,不爱生活的老师,是培养不出热爱生活的孩子的。做好自己做好榜样从我做起!
3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立即行动是最佳选择。条件是不会完美的,如果我们想等到条件都完美了才开始行动,那很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开始。一个没被付诸行动的想法在我们的脑子里停留得越久越会变弱。随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模糊起来。行动起来,就会建立起自信,事情也会变得简单。行动会克服恐惧,建立自信。不信你可以试试!
五、梦想要有的,万一会实现,技巧需借鉴
1
梦想总归是要有的,万一要是实现了,这个我就不详细论述。
2
我们要培养孩子树立正确面对金钱,对金钱的支配是有学问的,30%的储存起来,60%的用了(40%是需要的,20%是小要的),10%要用分享,分享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我们可以给这孩子五元或十元,让他独立支配,在游戏活动中得以提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金钱像猴子一样,抓住是非常难的,但是我们需要它,人生亦如此……我们是:流泪的撒种者,辛勤的耕耘人,必欢呼高歌!
我们要以财商的思维面对留守孩子,由爱开始,爱自己、爱生活、爱孩子、爱教育;用爱灌溉,浇心田,塑品格,养习惯,成自我;由心出发,重人性,是内省,不盲从,勤思辨;用心受教,保证足够的时间,创造最佳的机会,给以最大的支持,收获就在今天。
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教师的教学更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弥补现行教育体系的不足。
很多人都会这么说,老师、学生、家长不干怎么办?做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冲突怎么办?做校本课程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一、共赢可持续发展
在做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家长不支持,学生乱哄哄,即使费了好大的劲,花了好多的钱,耗了很长的时间,做起来的校本课程仍没有活力,很难持续发展。这是为什么?
1
一个良好开始需要理想,需要温情。
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理想就像鸟儿的翅膀,没有了理想,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再也不能飞翔。”由此可见,理想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了理想,我们无法前行;没有了理想,行动就没有方向,那么一切的行动都是徒劳。最初的行动可以选择合得来的同伴一起实施。这是建立在信任、温情、安全为前提的尝试,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些就不再详细论述。
2
要让校本课程可持续健康的绿色发展,共赢是保证。
共赢是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目标的具体体现。共赢思维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更好的、和谐的共处方式。
它的核心思想是各取所需,共同发展。那么,校本课程的实施如何让家长、学生、教师、学校各取所需,和谐发展?从人性出发,寻找着力点,为满足人的最高需要提供可能创造的条件。
作为教师,评职称,过更好的生活,我们就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学生更喜欢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多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活动,我们就走出学校,来田间地头,来到博物馆、档案馆……通过体验、观察、走访、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家长更需要孩子健康快乐的成人成才,为过上幸福的生活做好准备。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策划每个活动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需要给家长讲明白,说清楚。当然会有部分家长,只看重成绩,不支持。那怎么办?这时候我们不能求大求全,小众先行,榜样示范,循序渐进就很有必要!随着教师、学生、家长满意度的提高,学校得到了内涵的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就不会太远。
二、平衡取向
1
重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可以用校本课程,解决这个难题,比如我们“犁”的课程,组织活动,探访“是什么?干什么?怎么样?”让学生亲自走访,亲身体验中经历,在想、听、问、说、记、做中积累,那么写作业就不会言之无物,凭空创造了。
2
整合多种资源
整合学科、整合学生、整合时间……也来个例子:《升子》课中,在探访升子是干什么用时,我们会把公平合理的通识思想融入其中,这就会是适合各年级的品德课,探访做一个升子需要多少材料,一个升子能装多少粮食时这又是适合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课,探访寻找的过程还是实践课……那它究竟是什么课?可以大声的说了,它就是校本课。
3
元主体参与,各环节随时拆分组合
将一个大的课程项目,拆分成不同的小的项目,不同主体参与负责,随时调整及时组合。我们村小教师少,资源缺乏,一个课程的实施,要常态化,就得随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我用一个例子解决上面的问题,《犁》课程可以拆分为“体验课”由社区百姓组织实施,“寻根课”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作文课”由语文老师负责,“交流课”由学生组织讨论,那么常态化就有了可能。
三、方法技巧
1
校本课程要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内容,从小做起。它是灵活的,对时间空间的适应性应该是比较强的。
2
尊重是前提,尊重课程,尊重人性,尊重每一个意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是一个不断调整,质疑,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3
校本课程的评价,必须是如实的记录,客观的分析,是有一定方法的。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相关信息,削到属于自己的所适合的零件。
本文转自教育思想公众号,由编辑整理自 《村小内涵发展思与行》系列文章;作者 王富贵 静宁县城川镇大寨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