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论
技术必须和具体内容相结合才有意义,才能存在。
在二胡演奏上,通常把所谓的技术作为衡量演奏水平高低的一种约定的标准,但这其实是一种模糊的标准,不科学的标准。有些人认为能演奏《卡门主题幻想曲》(以下简称《卡门》)、《第一二胡狂想曲》(以下简称《一狂》)、《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以下简称《阳光》)之类的乐曲就是具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可是有个问题是解释不了的:就是有些学生都能够演奏好上述乐曲,但是演奏不好《良宵》、《闲居吟》等乐曲,这是否算是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呢?我们曾和许多演奏者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说能演奏《卡门》是技术高超,可是不能演奏《闲居吟》可否算是技术不过关呢?如果这两种情况发生在同一个演奏者的身上,那么这个演奏者算是技术高超呢,还是技术不过关呢?由此引申出来的问题是:能演奏《卡门》之类的乐曲就能代替一切吗?
技术必须和具体内容相结合才有意义,才能存在。让我们从一些生活常识的角度来阐释这个问题:技术具有针对性和相对不可替代性,单就技术而言,技术全面才是真正的高水平。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些概念:
方法: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基础:一、建筑物的跟脚;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
基本功:从事某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技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技巧: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
从以上对概念的解释可以看出:方法、基础、基本功、技术、技巧几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他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技术必须存在于规定的逻辑关系当中。要学好某一门技术,首先要具有正确的方法,打好基础,有扎实的基本功,这三者都具备了,才有可能掌握过硬的技术;技术纯熟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技巧。就技术而言,演奏水平的高低是以上五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代替另一个环节,更不能代替整体。所以把技术作为衡量演奏水平高低的标准,是模糊的,不科学的。
具备了正确的方法,扎实的基础,过硬的基本功,并不等于掌握了全面的技术。A技术不能代替B技术,技术具有针对性,这是我们要阐述的另一个问题。
演奏二胡和演奏小提琴所必须具备的方法、基础、基本功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但是即使具有很高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要想演奏好二胡,还必须进行刻苦的训练才行,反之也一样。这就如同样是驾驶技术,驾驶飞机的技术不能代替驾驶汽车的技术;同样是驾驶汽车,驾驶小汽车的技术不能代替驾驶大汽车的技术,驾驶货车的技术不能代替驾驶客车的技术。这就证明技术不能偏离他的对象。二胡演奏也是这样,不同的乐曲所需的方法、基础、基本功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演奏A曲的技术不能代表演奏B曲的技术。这就是前文所说的能演奏《卡门》不一定能演奏《闲居吟》的原因所在。所以一个二胡演奏者能够演奏《卡门》而不能演奏《闲居吟》,那么只能说这位演奏者具备了演奏《卡门》的技术而不具备演奏《闲居吟》的技术,更不能说这位演奏者具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因为他所具有的技术对象仅仅是《卡门》之类。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能演奏《卡门》一类所谓高难度乐曲的演奏者,如果演奏不好《闲居吟》、《二泉映月》一类的传统乐曲,并没有可资自得的理由,因为针对后者来说,同样存在技术上的缺陷。不能演奏《卡门》而能演奏好《闲居吟》之类传统乐曲的演奏者也不必自卑,因为演奏好后者同样需要高超的技术,但是,这两者都很难说是技术全面。因为完美的技术和完美的艺术是一体的,如果你的艺术层次很低,那同样说明你的技术层次也很低。因为低层次的艺术必然以低层次的技术为载体。同样,你用某种技术实现了你高层次的艺术,那你就可以大胆的说你的技术(仅针对这个曲子)很好,很完美。技术是手段,艺术是目的。衡量技术高低的标准不在是否能拉某首乐曲,更不是速度、力度等等,而是特定的艺术内容。
结论:方法、基础、基本功无论艺术门类异同,都具有共同特征,具有类似性。如放松就是学习一切乐器的共同特征。但是技术具有针对性,技术一旦脱离对象就变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二胡演奏水平的高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心理、学识、修养等。如果撇开这些方面不讲,单从技术方面来衡量演奏水平,那么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问题,高水平的演奏技术应该是全面的。他的演奏技术应该足以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甚至走在前面。否则,可以称得上是某方面的专家,但不是演奏的高水平。
本节讨论技术的意义一是要演奏者对“技术”保持清醒的认识,如上文所论。二是纠正以下几种对演奏水平认识的误区:
一、对老一辈演奏家演奏水平的认识误区。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老演奏家的演奏水平不怎么样,连基本的快弓都不能演奏。持这种看法的人把快弓技术等同于演奏水平,不了解所谓技术的针对性。其实我国许多著名的老一辈演奏家,在他们艺术旺盛期,技术足够地驾驭了时代所赋予的内容。在那个时代,他们的技术是全面的,高超的。比如一九六三年“上海之春”二胡比赛涌现出的一些演奏家,他们既是当时的技术尖子,更是艺术尖子。当其时,他们是走在时代最前列的。如果我们用今天所谓的技术标准来要求他们,那我们的二胡史上恐怕谁也成不了演奏家。这种看法的直接后果是:看不到老一辈演奏家的艺术精髓,白白地错过了像他们学习的机会,导致许多艺术精华的失传。
二、有许多青少年演奏者认为,能演奏《阳光》、《卡门》等所谓几大高难度曲目才是真正有水平,忽视对传统曲目的研究,结果二胡演奏成了畸形儿。不仅失去大部分听众,还导致演奏者自身技术的不全面,艺术表现力单一,最严重的是如果这种认识形成风气、潮流,二胡艺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话,那么其结果是可悲的,二胡有可能丢失自己。其实一个演奏者只要具备了很好的演奏方法,扎实的基础,过硬的基本功,练习思路正确,什么技术难度的曲子对他来说都容易攻克。但最终每一个演奏者都必须明白,艺术需要技术,但技术绝不能代替艺术。当然,二胡发展到今天,吸收小提琴上的精华是必然趋向,如果排斥向小提琴学习,那么结果难免是闭关锁国、孤陋寡闻。其结果是不利于二胡发展的。其实二胡不仅要向小提琴学习,很多艺术门类的精华都值得汲取。蒋派二胡的创始人蒋风之先生就是把诸如中国画、京剧、古琴、琵琶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都吸收到二胡中来,蒋派二胡才会具有那样丰富的表现力。
三、也有一部分演奏者或研究二胡的人,对二胡吸收小提琴的手法不屑一顾,认为那是“走弯路”,甚至把二胡向小提琴学习看成是死路一条。其实,这种观点也是狭隘的,如果二胡演奏照这种观点发展下去,路子会越来越窄,对自身的发扬光大是极其有害的。针对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我们要把前面的话倒过来说,能演奏《闲居吟》而不能演奏《卡门》等曲,同样也是技术上的严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