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解读——澄清韵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澄清韵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镇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   大量玄玄也。

  举天尊

  大罗三宝天尊(三称)

 

澄清韵:澄清韵作为玄门功课经早课的开篇,玄门弟子在唱咏中用来表达天上人间神仙庄严肃穆的恢弘气象。原意是水靜而淸,引申为“玉宇澄清,纤尘不染”。此曲在坛场上可用于导引诵经者心神宁静,也可用于荡秽除邪。

此经韵来源于《道藏》首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琳琅振響,十方肅清。 

  少微曰:天書玉字,故曰琳琅。誦詠樞吟,是謂振響。 

河海靜默,山嶽吞煙。 

  東曰:並此經之神力。 

萬靈振伏,招集羣仙。 

  少微曰:於是瓊林振天籟之響,十方晏三景之明,河海風浪,而澄靜山嶽,吞納乎雲煙,伏萬靈而震懾,招羣仙而詣室。 

天无氛穢,地无祆塵,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東曰:冥者,冥靈也。慧者,智慧也。洞者,通洞也。清者,清澄也。大量者,平等也。兼濟度人,大无不包,度一切物。玄玄者,深遠也。明此无量經,功德深遠,故云玄玄也。幽棲曰:當此之時,天无氛穢之炁,地无祆塵之災,若更混智冥慧,以天光之凝,寂空洞之明瑩,則妙中之妙,玄中又玄,隱祕莫測,故云大量玄玄也。少微曰:冥修慧命,遠洞三清。大量,至深至妙也。玄英曰:此明諸天內音,冥通慧照之力。冥者,幽深不測;慧者,通照无窮。慧能照空,故云冥慧。高而不極謂之為洞煥,耀三清之上謂之洞清。洞者,空也;清者,凈也。无邊无際,謂之大量。大量之內,唯有真空。真中有精,其中有信,能生真聖,非有非无,常住湛然,微妙莫測,究竟其理,不可尋詳。玄中更玄,故云大量玄玄也。上聖慈憐,下界降此真經,列以玄科,開人度物,誦詠之者,上感諸天,服佩靈文,即隨炁所至,功圓行滿,升為金闕之臣。是知積學成真,通真入聖,生天生地,應用无窮,能知玉字之音,骨肉同飛有日。上學之士,勤而勉之。 

 

原句:琳琅振响指的是钟鼓齐鸣,包括铛子、手铃、罄、铙等法器和乐器【道教科仪音乐中使用的打击乐器称法器。在道教科仪音乐中,也包括常用的笛、笙、管、琵琶、大阮、二胡等】,之所以把法器比作琳琅,更是为了说明这些法器犹如美玉般的完美、珍贵。用这些器具共振发出来的声音犹如美玉发出来的声音一样清澈 完美动听。其声响彻云霄,振伏三界。

 琳琅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来源于以下用典,

 1.精美的玉石。 

  汉 张衡 南都赋》:琢琱狎猎,金银琳琅。” 

  宋 司马光 奉和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琳琅固无价, 燕石敢沽诸。

      何景明 七述》:绘若黼黻,曄如琳瑯。

(2).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美诗文、珍贵书籍。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文襟即 玄圃 ,笔下成琳琅。

      李昴英 贺新郎·再用韵饯吴宪》词:想胸蟠,蕊闕琳琅笈。真作者,世难及。” 

  清 秋瑾 梅十章》之八:留得琳瑯千万句,锦函双繫碧丝縚。 感旧集定庵句》诗之六:“ 緑珠 不爱珊瑚树,合配琳瑯万轴身。
(3).
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秀人材。 

  南朝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     胤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瑯。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好事今推 霅溪 守,故开新馆集琳瑯。
(4).
玉石相击声。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

      挚虞 思游赋》:要华电之煜爚兮,珮玉衡之琳琅。”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瑯。
(5).
泛指清脆美妙的声音。

 《云笈七籤》卷十六:仰诵洞章,啸咏琳琅。” 

 宋 沉辽 宴集》诗:尤爱簷间竹,风来响琳瑯。

    汪懋麟 祭诰封光禄大夫陈太公文》:众宾杂遝,笑语琳瑯。

振响:万物共同振动发出的巨大的声响。

      孙绰 《游天台山赋》:法鼓琅以振响,众香馥以扬烟。

 《南齐书·刘祥传》:盖闻鼓鼖怀音,待扬桴以振响。

      陈田 《明诗纪事戊签·皇甫濂》:“ 景纯 振响于仙游, 摩诘 摅怀于禅寂。兴到斯成,曾无造次应酬之语。

原句:十方肃清 指的是 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十方,随着金戈玉振而各自端肃恭敬,心神宁静。开坛诵经时音乐伴奏,发出金声玉韵,道场进入肃穆、清静,呈现一片宁静妙境。

        肃清: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刘禹锡 始闻秋风》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臺。

 

原句:河海静默指的就是所有河流和海洋,也泛指一切川流【包括五湖四海】等等。也一样处于安静并且肃穆的状态。

   静默:指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作声的意思。

   《文子·微明》:圣人深居以避患,静默以待时。楚辞·九章·惜诵》: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 

   宋苏轼《和黄龙清老》之二:静嘿堂中有相忆,清江或遣化人来。

         唐顺之《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处士魁岸意气,而妇人佐以和柔静默。

 

原句:山岳吞烟:指的是一切山峰丘壑【包括三山五岳】等等,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显得格外澄清,不再烟雾弥漫。本来自然的烟雾缭绕也在此时此刻收藏起来。

 

山岳:比喻高耸入云而延绵不断的山岭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山岳则配天。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臣不堪也,臣愿举一人以自代。此人乃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之士,但其老不见用。

 清·吴定 《答任幼直先生书》:道德崇於山岳,而乃欲积土石以成其高。

 

原句:万灵镇伏,招集群仙:指的是所有的神灵【此处指天地间一切生物,包括山、岳、湖、海、草木、鸟兽、人类、一切胎、卵、湿、化、蠢动含识】各自随着琳琅的振响而尽量镇静,伏惟恭敬。随着天界钟鼓声乐齐鸣,各路神仙受邀请或应召。陆续汇集到天宫。

 字义:

灵: 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礼记·明堂位》卢注

   藏之于灵室。——《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谓灵兰室,黄帝之书府也。”

   又如:灵爽(灵魂);灵表(仪表);灵明(指心灵);灵知(指心灵);灵界(佛家语。指云魂所住的世界)

   又如:灵床子(人死后虚设的坐卧之具,供祭尊用;又指供在灵床上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灵幡(殡葬时所持    之幡,上写有表明死者身分的文字);灵符(道士画的图形。迷信者认为可用于驱使鬼神、祭祷和治病等);            灵前(灵位之前)

   灵,善也。——《广雅》

   不可内于灵台。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府》。注:“皆谓心也。”

   又如: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灵明(指“心”,即主观精神)

   辰之神为灵星。——《风俗通》

   灵星,火星也。——蔡邕《独断》

 

:安定、静定。【玉篇】安也。【周禮·春官】王執鎭圭。【註】鎭,安也。

 【左傳·桓十三年】夫固謂君訓衆,而好鎭撫之。

 

 

: 表示伏在地上,下对上表敬之辞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召: 邀请,召见。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楚辞·招魂序》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

    

原句:天无氛秽,地无妖尘:指的是,在这天宫中钟鼓齐鸣,金戈玉振的时刻,天地之间玉宇澄清,没有邪恶肮脏之气,也没有不祥的尘滓。

 字义:

: 泛指雾气;云气。

   氛雾冥冥。——《礼记·月令》 
   寒氛结为霜雪。——《素问·六玄正纪大论》 
   又如:氛昏(云雾,烟霭);氛旄(以氛气为旄);氛气(雾气
   又如:氛浊(尘浊之气);氛垢(尘雾
   台不过望氛祥。——《国语·楚语》。注:“凶气为氛。”

   氛邪岁增。——《汉书·元帝纪》。注:“恶气也。”

   又如:氛慝,氛邪(邪恶之气);氛厉(祸害之气); 氛秽(邪恶肮脏之气);氛妖(妖气)

:  本义:荒废;长满野草

     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说文》

    又如:秽草(杂草,恶草);秽荒(荒芜;杂草丛生);秽莽(杂草;恶草)

:  不祥之气。古称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或现象

   人无衅焉,妖不自作。——《左传·庄公十四年》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人间世》

   妖氛(不祥的云气);

   妖星(古代指预兆灾祸的星,如彗星);

   妖祥(凶兆和吉兆);妖服(不祥之服)

 

原句: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指的是此时虚旷渺茫的空中,玉宇澄清,无所不透彻,无穷无尽的妙象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字义:

: 昏暗,

   冥,幽也。——《说文》 
   冥,暗也。——《广雅》 
   冥者,明之藏也。——《太玄·玄文》 

   又如:冥冥(昏暗);冥冥灭灭(昏暗不明的样子); 冥升(暗升;后指不断攀登);冥幻(暗淡虚幻
   临万丈之绝冥。——孙绰《游天台山赋》。注:“幽深也。” 
   又如:冥绝(杳远隔绝);冥寞(广漠无边);冥缅(幽远的样子);冥翳(高远);冥冥(幽深的样子
      寡人惷愚冥烦。——《礼记·哀公问》。注:“言不能明理此事。” 
   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韩愈《祭鳄鱼文》 
   至道之精,窈冥冥。——《庄子·在宥》。注:“皆了无也。” 

   又如:冥心危坐(端正地坐着,静静地思考问题);冥寂(幽静);冥漠(静寂);冥默(玄默沉静);冥寞(玄默,冥寂);              冥冥(沉默不语的样子

    
    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荀子·劝学》。注:“专默精诚之谓也。” 
     

: 草木,有才智,精明。

   慧,儇也。——《说文》 知或谓之慧。——《方言》三 :“,,皆意精明。” 
   亟见窕察谓之慧。——《贾子道术》 
   柔质受谏曰慧。——《周书·谥法》 
   
又如慧侠(有才华,有胆略);慧给(聪敏而有口才);慧种(优良的天赋秉性);慧黠(聪敏机智);慧美 (聪明美丽
   

  水流急,窟窿;孔穴。

   洞,疾流也。——《说文》 
   心气内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谓中空也。

 大量:数目很多,事物的集合、汇总。

    晋木华《海赋》:尔其为大量也,则南澰朱崖,北洒天墟

玄玄: 形容道的深奥、微妙,深远貌。玄字本意:搓线、编草绳。最后笔画,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 幽远貌。幽遠也。《说文解字》黑而有赤色者爲玄。象幽而入覆之也。唐明皇的庙号叫‘玄宗’,所以在唐玄宗以后,所有书写‘玄’字的地方,一律要改作‘元’字,以免犯‘大不敬’的忌讳。“玄元圣祖”写成“元元圣祖”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玄,后世很多经典都用元字代替玄字,“玄之又玄”写成“元之又元。”

玄:  天,天空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    玄浑(天)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李云北方宫也。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吕岩 七言》诗:玄门玄理又玄玄,不死根元在汞铅。”  张可久 《满庭芳·碧山丹房》曲:玄玄妙门,怪怪山人。予生自有神仙分,何必寻真。

  汉 蔡邕 《翟先生碑》:挹之若江湖,仰之若华光,玄玄焉测之则无源,汪汪焉酌之则不竭。 宋濂 《调息解》:储思於玄玄之域,游神乎太清之庭。”  许时泉 武陵春》:云窟重重仅碍肩,丹崖石磴路玄玄。

老子玄之又玄之省。指道家所称的道。《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谈空空於释部,覈玄玄於道流。” 李周翰 注:覈,考也;玄玄,谓玄之又玄也;道流,谓 老子 也。法苑珠林》卷六九:或阐玄玄以化民,或明空空以救物。

 

 原句:举天尊:指的是秉持朝简上举称扬圣号,一般有高功法师在坛场上称颂某位天尊的圣号,平时诵经读诵即可。

 原句:大<dai>罗三宝天尊(三称):指的是大罗天【道教三十六天中最高一重天】上的三清尊神。一般读诵时,可以连续读诵三遍。

 

  大罗天:道教三十六天最高一层,称大罗天。三十五天总系於大罗天,其它天都有限,而大罗天是无限的,它最高,却又包罗於诸天之外,没有终极。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

 乃最高最广之天也。《云笈七签》玉京山冠於八方,上有大罗天,其山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株乃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方,故称大罗天也。《元始经》大罗之境,无复眞宰,惟大梵之炁,包罗诸天。颂曰:三界之上,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蛾峨。

《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一曰清微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

       三宝天尊:三清尊神,道教用语。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位于玉几下三宝景阳宫。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包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个叫振古拙慢而十一十一件为二。二公为一.田刚件二.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奇请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吉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光也:一曰清徽大玉清境,即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日大赤天太清境.支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牛。据《云连七签》和《》等道经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君(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德天尊居之。文曰:此四天名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 神宝君(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发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弓l《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全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又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接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直达妙,其统有三,放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直、第三洞神。乃三景之去旨,八会之灵章根据《》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百祖上清灵宝玉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百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