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歌曲联盟

【残疾人好故事③】“民星”残疾人的爱心情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最近市残联在开展“讲述最美故事,传播最美声音”的一个活动,那么今天我也来讲讲一个我熟悉的残疾人——孔小林。

  当你去大润发超市,经过当湖街道县后底时,经常会看到对面183号的修理铺前,有一群文艺爱好者在那里弹唱演奏,二胡、京胡、越胡、大提琴、小提琴以及笛子、口琴等各式乐器齐全,鼓乐齐鸣,配上演唱者悦耳动听的唱腔,吸引着不少过往行人驻足观看。有的文艺爱好者也会参加进来,即兴高唱一段。平湖文艺界一些名人,也常来这里参与活动和进行艺术指导。这个修理铺的主人孔小林,既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文艺爱好者,也是一名热心公益宣传的无私奉献者。在他这个只有五六平方米的修理铺内,除了一些修理配件外,摆满了各种演奏乐器,供大家使用。到这里来参加演唱的人,大多是参加以他为首组织起来的春秋艺术团的成员。大家都仰慕孔小林的才艺。在开展“五个平湖”的宣传活动中,我们也可以从孔小林这位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达人民星”身上,发掘出不少亮丽的闪光点和新时代的正能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958年出生的孔小林,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成长的道路比起其他兄妹来要更艰苦。父母是机关干部,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子女的照顾也比较困难。他上小学的时候,由哥哥、姐姐背着去读书。年龄稍大些,自己逐步学会拄着拐棒走路。生活中的曲折磨难,让他从小就有自强自立的意志,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1975年,17岁的孔小林就进了平湖福利厂当工人。开始时制作塑料用品,后来又做过机修工。从进厂的第一天开始,他就遵照父母的教导,自觉遵守厂规厂纪,做一名合格的工人。因为自己行动不便,每天上班总是比别人要提早动身。在生产劳动中,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他也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力和艰辛。1995年企业转制,他和大多数工人一样,离开工厂自谋生计。开始是开残疾营运车。每天起早摸黑,虽然收入不高,但也能勉强过去。但意外的事发生了,在一次载客途中,他自己的车子被一辆汽车撞倒,车上的一名乘客掉了2颗牙,受了点轻伤。肇事车辆逃逸,结果他赔偿了医药费4000多元,差不多花去了一年左右的劳动收入。从此,他停止了残疾营运车载客,另谋生活出路。1997年,他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多年来帮助别人修理各种物品积累起来的经验,在县后底开了一家便民修理铺,修理居民家中的生活用品。这个修理铺经营范围很广,大件方面的自行车、电动车、缝纫机、洗衣机;小家用电器方面的电饭煲、微波炉、烧水壶等,还可配钥匙、修拉链、补鞋子,基本上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因此,他给自己的店铺取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名称,叫做“修与补的屋”。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身有残疾的孔小林,却有着助人为乐的善良心态。在福利厂当工人时,就会利用休息时间,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帮助其他职工修理日常生活用品。别人家里的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坏了,或者需要安装电灯、修理自来水龙头,他总会抽空上门服务,热心帮助。开始阶段,由于缺乏经验,有的物品在修理时不慎损坏,他就自掏腰包,买来赔上,或者花钱找别的店修理,自己在旁边细心观察,从中学一点修理知识,以便今后能更好地为他人服务。他就是这样,乐意去做那种与人方便、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的“亏本生意”。在为别人修理服务中,有时也会碰到一些常人难以办到的事,他会急他人所急,想方设法去做好。例如有名职工家里屋面漏水,一时找不到修理工,请他帮忙。作为自身残疾的孔小林,克服困难爬上屋顶去帮他修好,让人感动。
  孔小林开了修理铺后,他的经营理念同样是以便民服务为宗旨。只要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不管能不能赚钱,他都会去做。有些修理项目价格很低,修起来又麻烦,别的店修不好,拿到他的修理铺来,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顾客修好。有位顾客的家用电器上的一个塑料配件损坏了,市场上买不到配件,跑了几家修理铺,都认为无法修复,急着前来找他。孔小林过去在福利厂做过塑料制品,懂得它的成分结构,使用了适当的材料后,只花一两元钱就帮他修好了。这位顾客非常感激。同样的,有位女顾客急于要去赶火车,拿来了一双高跟鞋让孔小林修理。她跑过2家修理铺,但在那里放了几天仍然没有修好,都因为断在里面的一根鞋钉取不出来。找到孔小林这个“修与补的屋”后,很快就修好了。女顾客也很感激。所以很多老顾客都说,这里不仅是个便民修理铺,也是个“万能”修理铺。到这里来修东西,总会使你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在收费方面,他也本着以服务为宗旨,对贫困人员和老年人酌情减少。残疾人过来修理残疾车,他免费为他们服务,从不收费。他说,这是出于对同为残疾人的同情和关怀,也可算是对残疾人事业奉献的一份爱心。热心义演无私奉献

  热爱文娱活动的孔小林,同样也有着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爱心。以他为首组织起来的春秋艺术团,经常把自编自演的节目送到城乡各地进行宣传义演,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服务。除了在当湖街道所属各社区演出外,还到本市的广陈、林埭、乍浦等地演出。有时还接受外地邀请,到嘉兴和上海郊区的金山等地去演出。他们的宣传活动,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但每次外出义演,他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演出前几天,他就要筹划考虑,大到节目安排、人员调配、车辆调度,小到场景设置中的每一个细节,甚至需要带多少绳子、钉子他也要列入清单,安排专人准备落实。有些像电焊之类的工种,他也会自己动手去做。他自称是宣传演出中的“幕后策划者”。
  每次组织活动,他既要费心,还要费钱,例如演出场地的电费开支、外出宣传时的车辆租金都由他支出,甚至连演出人员的用餐客饭,也是他自掏腰包支出。外地文艺团体来平湖开展交流活动,他也要请几位平湖的朋友陪同,用餐费用都由他买单。这方面的开支数量不等,但每年总有几次,几年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除了平时演出中的开支外,艺术团还添置了一些乐器设备,如扬琴、小提琴、大提琴、电子琴以及各种胡琴(京胡、二胡、越胡)、箫、笛等乐器,还有购买话筒和音响设备,加上平时的修理费,每年开支也不少。几年下来,已是数以万计。单是2把二胡,就要花去7000元。这个数字对别人来说虽然不算太大,但对于一个依靠小修小补微薄收入为生的残疾人来说,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支出了。除此以外,为了参加宣传演出而经常要停业,也影响到自己的收入,这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的。但这些支出,在热心于文艺宣传的孔小林看来,都认为值得。只要宣传演出能使别人快乐,自己从中同样能得到满足。
  多才多艺,是这位“残疾民星”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受过名师指导,但能唱会演,还会制作各类乐器,有无师自通的本领。在孔小林这个狭小的修理铺内,摆满了各种乐器,他基本上都会用,靠的是自己的勤学苦练。他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无论是二胡、京胡、中阮、吉他,还是电子琴、扬琴,以及口琴、笛子、葫芦丝和箫等乐器,他拿起来都能演奏。即使过去从未摸过的大提琴,为了演出需要,他买回来后,练上个把星期后,就能上台演出。外出义演,乐器组临时缺少什么角色,他都能顶上去,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都会,虽谈不上精通,但件件能掌握使用。
  孔小林不但善于演奏各种乐器,还擅长利用简单的工具和一些别人抛弃的废料来制作各种乐器。修理铺内还摆满各种自制的二胡、京胡、中胡,尤其是一把用铁管制作的“铁胡”,制作特殊,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发出的声音也与众不同,为不少文娱爱好者所钦佩。有位木工看到他制作的胡琴后,也甘拜下风,认为这样的胡琴就是专业木工制作起来也有点困难。他的表现技艺,为广大观众所肯定。在去年由平湖市残疾人联合会、平湖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易乾财富杯”平湖市首届残疾人民星达人秀大赛中,50名选手经过层层比赛、决赛,孔小林以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中脱颖而出,口中唱、手上拉,脚下踏着自己制作的由的笃板、锣鼓等多种乐器齐奏共鸣的组合工具,获得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肯定。这名身残志坚的艺术爱好者,当之无愧地成为这次大奖赛的金奖得主,成为广大观众心目中的“民星达人”。
  离去前,孔小林告诉我,现在又接到了新的演出任务,忙着要为下一场演出作准备。我不想多打扰他,只是祝愿他在今后的艺术生活道路上万事如意,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作者:邱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