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是距离省城西安最近的陕南小县。这个风光秀丽的山城多山多水,在明清时这里长出的一种毛竹,皮薄有韧性,用它所做的渔鼓筒子曾是家喻户晓的乐器——柞水渔鼓。
这一流传于陕西省柞水民间的渔鼓戏,既有秦文化的粗犷豪迈,又有楚文化的细腻柔情,自宋代以来已经有千年历史。
柞水渔鼓是终南山道教文化的产物,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柞水渔鼓”已被大众所认同。
柞水渔鼓筒一般用直径7-10厘米、长65-100厘米的竹节为鼓筒,一端蒙上蛇皮等制作而成。
过去的渔鼓艺人,多为走村串户求得施舍而唱,艺人们都会怀抱渔鼓、手持竹板击节而歌,悠扬的曲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观众身临其境。
演奏时,艺人怀抱渔鼓,左手持简板、单镲,右手拇指、食指握棒击镲,其余指头击鼓。
在舞台上表演时,它被当地音乐人配上了竹夹、云锣、瓷碟等打击乐器和京胡、二胡、唢呐、竹笛、月琴等民族管弦乐器。
柞水渔鼓属说唱类艺术,在演唱中加有白口,分为散白和韵白。
散白以叙述故事情节、模拟人物的声态语气、衬托故事情节为主。韵白有叙事及代言两种,讲究声调抑扬、语气顿挫。
引诗有二、六、八等偶句,唱词的句式结构有七字、十字句,间有少量的五字句等形式。唱调无名称,有二句式,也称为上下句结构,即一个上句、一个下句为一段。
十字句都是上下句结构,有四句式,即四句为一段的结构,多为小调或民歌改编而成,四句结构的音乐多为起承转合的四字句单乐段结构。
无论七字、十字还是五字,基本词是以七字句为基准而变化。演唱时一般为音随字走,腔随情变。
渔鼓演唱除引诗前语、正腔唱词外,还有锁口,即结尾,多用四句小结结束全篇唱文。
唱腔有哭录腔、观音腔等早期道教曲牌,但随着历史的演变,沿袭这几种唱腔的人已极为少见。其音乐有宫、商、角、徵、羽多种调式,唱腔柔和、委婉,旋律平稳,起伏不大。
渔鼓有腔有调。渔鼓腔以道士腔为主,吸收柞水民间流行的花鼓、八岔戏、筒子戏、民歌小调等拖腔形式,在民间统称为九腔,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男花腔、女花腔、丑花腔、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等。
渔鼓调以柞水民歌小调为主要音乐调,随时可以在田间、地头,或传统节庆、婚丧祭祈等场合表演。
渔鼓曲目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古人逸事、道家教义、百姓生活、历史、神话传说等领域,代表曲目有《渔鼓源》《听戏文》《小四景》等。
同时柞水渔鼓表演的即兴性很强,具有多元化的演出形式,既能以说唱、歌舞的形式表演,还能以二人转形式表演,多用在民间社火和春节喜庆节日的秧歌表演之中。
其曲目丰富、题材广泛,在传统剧目中以宣扬道教教义思想、八仙故事、二十四孝故事居多,亦可夹杂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中的逸闻趣事、爱情故事来表说。
柞水渔鼓演艺形式多样,不拘时间地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具有浓郁特色的民间艺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成为陕南风情旅游的一张名片。
柞水渔鼓歌词欣赏
Lyrics appreciation
正月里姐望郎,拜年客又广,
只见拜年不见郎。
二月姐望郎,二月菜花黄,
手拿扇子打得蜜蜂往。
三月姐望郎,三月活路忙,
拿起刀子去开荒。
四月姐望郎,四月正栽秧,
栽了秧子麦子黄。
五月姐望郎,五月麦子黄,
割了麦子好栽秧。
六月姐望郎,六月大太阳,
拿起扇子扇风凉。
七月姐望郎,七月谷子黄,
打了谷子点冬粮。
八月姐望郎,八月秋风凉,
耕了田地点冬粮。
九月姐望郎,九月菊花黄,
晒干谷子好入仓。
Tips
◎观看地推荐:凤凰镇、柞水农家乐
制作/立夏
审核/泽川
【陕西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推荐】十大乡村文化体验之一|秦腔
【陕西乡村旅游十百千品牌推荐】十大乡村文化体验之二|安塞腰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