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3人入选,分别是传统音乐:大别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余述凡,传统美术:舒席代表性传承人苏成军、霍邱柳编代表性传承人潘同利,至此六安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至5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入选这一名单
实属不易
!!!
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
咱们家乡的这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背后的那些事儿~
大别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余述凡
大别山民歌是安徽皖西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山山歌之特色,有山的沉稳、豪迈、厚实,水的流畅、悠扬、灵动,是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述凡在金寨县双河镇农村长大,母亲是红军宣传队的宣传员。10岁时,他跟着当地的老民歌手学唱民歌,业余时他学习大鼓书、二胡演奏。1991年,省军区举行纪念党的生日70周年巡演,要找一位会唱山歌的民间歌手,余述凡作为节目里的唯一一名大别山民间歌手出场,真正将山里的民歌唱上了大舞台。余述凡渐渐有了更多的文艺演出或比赛的机会,将大别山民歌唱进了江淮情、2005年安徽省春晚等大舞台,参加了六安市历届大别山歌会的比赛。参加的演出、比赛越多,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也越多,积累的人气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他随市、县文化部门参加各级文化旅游推介活动,辗转徐州、南京、信阳、西安等城市。
余述凡在“江淮情”走进金寨演唱《郎在高山唱山歌》
从2008年余述凡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别山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用了十年时间的努力。他既在田间地头歌唱,也走上央视大舞台。当他得知获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时,余述凡说,能够得到国家、省市认可,还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革命老区——家乡金寨县的支持,心怀感恩,内心非常激动,希望能够通过努力继续将大别山民歌发扬光大。
舒席代表性传承人苏成军
“舒席世代相传,曾经是皇帝御用的贡品,现在却没有人愿意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舒席传承人苏成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来到苏成军的家,地面上摆满了舒席材料和半成品,墙上山水画图案的舒席磅礴大气。“舒席不同于一般的凉席,它已经从日常用席演变成工艺用席。”苏成军说,舒席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代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苏成军拿出一块编有龙纹的舒席说,明朝年间,舒城有一个吏部尚书秦民悦,为取宠皇帝,将编有龙纹的舒席作为贡品带至京城,皇帝被舒席的高超技艺惊叹,特批御书“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自此,舒席身价陡增,朝野争购,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
事实上,要想制作一幅舒席作品并不容易。苏成军说,舒席从选料、裁料到最后成席有12道工序,开竹、破条、起黄、蒸煮、编织....。。每一步都不能马虎。特别是编织,不仅要求经纬编排匀称,篾纹笔直整齐,还要求编织匠人熟懂画理。“编织就像绘画一样,在空间构图、景物透视、颜色搭配上要求严格,制作一件成熟的山水画作最少要半年时间。”苏成军说。
苏成军说,像大幅舒席挂屏“天柱山”、“寒梅图”及小幅挂屏“孔雀开屏”、“仕女图”、“牡丹”等,有用二色篾编织,也有的只用单色篾编织而成,全靠疏密度显现图案,如书法编织品连细微的笔锋也表现得十分真切,仕女的眼睫毛都惟妙惟肖,可见舒席对工艺的要求之精。
舒席大多数靠的是祖传的手艺和小范围的匠人的传承,苏成军的父亲就是做舒席的老匠人。从小耳濡目染,17岁的苏成军开始正式学习编织舒席,他拜当地的老匠人为师,整整学了三年。此后,他不断钻研编织技巧,手艺越发精湛,成为当地最知名的舒席制作匠人。
然而时光荏苒,舒席逐渐衰落。“销售价格与繁杂的人工技术不成比例,织席获利甚微,技术人员纷纷改行,加上老技工年事渐高,如今,再也找不到能把舒席当作国画来编织的人了。”苏成军说,因为舒席手工制作程序多,技术要求高,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习这项技艺,织席技艺后继乏人,舒席渐渐陷入了一个经济收益和技艺传承的恶性循环。
“舒席几十年前就闻名世界,上个世纪初,舒席曾先后获得过巴拿马、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一等奖,50年代像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兰竹图》、吴作人的《骆驼》以及《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作品曾经出口海外,广受欢迎。”苏成军说,现在政府也在帮他们扩展销售渠道,并为舒席筹拍了专题的纪录宣传片,舒席开始在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小有名气,特别是工艺席。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舒席这门老手艺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人们知道舒席不仅是一种日常用具,更是一种传统艺术。”苏成军说。
霍邱柳编代表性传承人潘同利
霍邱柳编是安徽省霍邱县的传统柳编工艺品,历史悠久,起源于周朝,始兴于明代,再兴于清代。柳编的品种由传统工艺几十种的家庭日常用具发展到精编、细编、透花编、套色编、染色编、混合编(柳竹混、柳麻混、柳木混、柳草木混)等几十种编织技巧。年年翻新创样,样品达2000多个种类,不但继承了传统手工艺,而且还发扬光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柳编新型工艺技术。霍邱柳编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传统工艺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潘同利是华安达公司的总经理。谈起他们公司的第一单外贸生意,潘同利说:“最早的就是我们在86年的这个10月份,我们当时订单订了3万美金,就是20多万(人民币)产值啊,我们当时都非常兴奋。第一批产品就是小型的,象柳皮篮,也就是像我们国内用的那些水果篮,那个出口是我们第一笔生意,所以后来我们由于我们质量好,能够按期交货,后来我们的订单逐步加大,而且客户越来越多。”
在华安达公司的产品展厅里,记者看到了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柳编产品。总经理潘同利介绍说:“我们的展厅现在已经有2000多个平方米,目前我们这里的(展品)大概有5000多种,我们在深圳有展厅,在合肥有展厅,在我们的生产总部有展厅。”
由于柳编工艺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工序复杂,如刮皮、烘烧,做起来特别辛苦,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导致一部分工艺失传,面临濒危境地。
截止目前
六安已有5名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期待六安的国家级传承人越来越多
让本土非遗文化真正的活起来~
来源:中新网、舒城身边事、华语广播网
编辑: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