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孙文明的思乡曲《春秋会》
授课讲师 孙以诚
孙文明的思乡曲——《春秋会》
孙以诚
创作背景:
《春秋会》作于1959年秋。此曲先有曲后有名,因其家乡有一南昆名戏“春秋会”,为便于听众欣赏,故定名《春秋会》。
在孙文明短暂的一生中,自从他于13岁离家出走流浪为生,一直没有回过家乡浙江上虞。前十年他流浪算命,后十年他以二胡卖艺谋生。1952年春他入赘上海奉贤潘家与潘亚娥结婚,生活得到安定。1956年初,他与家人商量好准备在清明节回乡省亲祭拜母亲,但由于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行程,从此再无机会回乡。那是《奉贤报》的记者王昌年听闻孙文明的大名,上门采访他,第一次将孙文明的坎坷经历记录下来,登上了《奉贤报》,从此扬名奉贤,许多乡镇请他去演出,县文化馆也请他参加各种活动。当年12月,又被推选代表奉贤参加江苏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当时奉贤属江苏省),在南京他演奏了《四方曲》与《志愿军归国》,获得了优秀演员奖。接着在1957年3月他又被选拔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奏了《流波曲》与《人静心安》,得了二等奖,。1958年他又喜得贵子; 1959年至1961年他又被上海民乐团与上海音乐学院邀请授课,从此他就一直没有时间回乡。但孙文明的故乡情结一直深埋在他的心里,这首乐曲的创作的时间正是他在上海民乐团工作的时候,他曾告诉别人说在他的家乡有一南昆名戏《春秋会》,他将他创作的这首乐曲定名为《春秋会》,这正表明了他的思乡之情,以曲寄情。这也是他创作的所有乐曲中唯一一首以他家乡戏命名的二胡独奏曲。
作品赏析: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属太仓州)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上虞地处与余姚相近,因此上虞受余姚腔的影响,流行南昆戏。孙文明从小对此印象颇深,他在上海成家后,没有回过家乡,但他思乡心切,凭着小时候的印象创作了此曲,以曲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情思。
此曲具有浓郁的戏曲风味,这是他创作的八首乐曲中唯一一首以F调为主并中间转为C调的乐曲。全曲主调以羽调式为主,分为A、B、C三段。乐曲短小精悍。A段中出现清角与变宫二个经过音,使乐曲有一股清新朴面之感。中间的散板好似戏曲中的紧打慢唱,自由且抒情。第三段出现跳跃式的音型节奏,使乐曲生动活泼,恢谐幽默。
此曲并不是南昆的某一唱腔唱段,而是孙文明自己创作的乐曲,他吸取了南昆的某些特点,自成一体,是先有曲后有名,为便于听众欣赏,并寄托他对家乡的情思,所以他以家乡的南昆一出名戏《春秋会》命名。
演奏技巧:
注意小滑音的运用:第一小节第二拍的二个5音回滑音,与C段第26、27小节的二个3音的上下滑音要灵活,具有灵动感。
后半音的重音运用:A段第10、11小节与C段的第20、21小节第二拍的后半音3,要加强重音,具有特殊的效果。
散板部分自由,注意气口。
C段的第30至41小节,中间的大跳音程要敏捷、跳跃、准确,顿音要有颗粒性。
空弦音3的不同运用:此曲的3音很多,有空弦3,内弦3,有重音3,有装饰音的3,孙文明非常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点缀3音,使音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味道。比如:第一段出现了10个3音,有空弦3,内弦3,重音3,要按乐谱要求演奏。第三段第32小节至39小节的3音要奏的跳跃、活泼,风趣。
孙文明是个淳厚质朴的人,也是很幽默的人,从曲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这种性格,如第9小节第二拍的后半拍的高音3,他从低音6一下子跳到高音泛音3,跨越12度,给人以出奇不意地新鲜之感;再如第10、11,20、21等小节的第二拍的后半拍空弦3,突然来个重音,这既符合中国戏曲音乐中的后半拍重音的特点,又显示了他的幽默恢谐的性格。
社会评价:
《春秋会》是唯一一首他寄托他对家乡思念之情的比较抒情的创作乐曲,乐曲中他糅合了南昆音乐的素材,具有浓郁的戏曲风味。
民间音乐家《孙文明二胡曲》
全国68元包邮,新书火热发售中...
订购请长按以下图片识别二维码添加【夏越】微信联系购买
艺术顾问:孙以诚
责任编辑:夏 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