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里乐趣多
刘波涛
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开展改革开放大潮中,广阔的农村也实行了土地承包。这时农民们家家户户都分配到自己的土地,从此,他们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然遗憾的事,过去在大集体生活期间,人与人之间相处那浓厚地感情气氛没有啦!在也找不到啦!现在想起过去多少还有些留恋之情。现举四个小事例回味一下。
(一)农忙收种场景
在生产队大集体生活期间,每到庄稼收种季节,那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在那时家家户户都是靠挣工分吃饭的,所以劳动力多与少那是决定一个家庭生活好坏的主要因素。如遇到家庭劳动力少或没有劳动力的,然家里尚有人在外工作,在生产队年终决分时用钱买工分,能吃上平均口粮,那还算说的过去,如遇到既没有钱买工分,又挣不到多点工分的家庭,那日常生活可就有些困难啦。
虽说那时期,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太好,可他们精神面貌和劳动热情是空前高涨的。如到集体庄稼收种季节,每天早上只要生产队队长一声令下,家家户户的劳动力们,有的拉着平板车、有的肩扛铁锨、有的手提镰刀等,个个都精神饱满高高兴兴地往庄稼地急赶。在劳动中,你看社员们有说有笑,你追我赶互不让步,他们团结一致互爱有加互帮有助,大家共同努力把庄稼地里粮食收拾的干干净净。看劳动中他们分工明确,有负责收割的、有负责捆绑的、有负责用板车运输粮食的还有部分人员在后面捡拾撒落地面零星粮食的。因季节不等人,所以收种期间那是分秒必争,做到这边把粮食收割完毕,那边还要及时把下季粮种播种入地,做到及时收割及时播种,不误下季粮食收成。那热闹劳动场面,一眼望去让人振奋。
(二)场面打粮场景
那边庄稼地里忙着收种,这边生产队场面上留守人员却急忙进行打粮(就是脱粒粮食)。那时留在后方场面上的人员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妇女,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大部分都安排到湖里去收拾庄稼啦。在过去打粮不是现在都用收割机,那时全靠人力把收拾上来的小麦均匀摊放在场面上,随后留守在场上的人员,便肩拉石滚子在小麦上转圈循环开始碾压,直到把小麦杆上的粮食全部碾压下来为止。这边一部分忙着碾压粮食,那边还安排几个人手握木叉跟着抖动麦草,做到将麦草和粮食彻底分开。还有一部分人则要把脱粒完的麦草转移到场边,开始把麦草垛起来。别小看垛麦草,那可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站在垛子上的那个人,一边要接周围人抛上去的麦草,一边还要把麦草摊平,还要注意让麦草垛保持平衡,确保麦草垛增高时不能倒塌。整理好的麦草垛,有圆形和长方形的,然大部分还是圆形多。从远处看去,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麦草垛,犹如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特别好看壮观。
(三)集粪的场景
集粪(就是生产队组织社员到各家各户统一收集日常积攒的土杂肥料)。每年的麦收后,生产队就要利用农闲季节,组织队里社员们开始挨家挨户收集各家所积攒的土杂肥料,由生产队运到指定地点统一管理便于秋后耕地时使用。在集粪期间,有的人是手拿铁锨往粪包里添土杂肥的,有的是两人自行结合抬粪包的等,总之是做到配合有序没有清闲人。社员们每到一户人家,这家家主都要热情客气地递烟倒茶,场面非常亲热,此时感觉犹如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所以那时大家在一起劳动,不论男女老少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都是信心百倍干起活来热火朝天。要不说人多嘴杂洋相多吗,大集体在一起劳动,总有那么几个人爱说喜闹,按农村人老话说,没有他们这些人还就开不成酒席。说到底这些人就是社员们紧张劳动时的消遣调节器,他们幽默戏说,着实给社员们带来不少的欢乐,让疲乏的劳动顿时减轻不少。如遇到那天能把领队的生产队长逗乐啦,他一发善心,中午说不定就能请大家吃一顿大白馍馍,在那个年代,能吃上一顿白馍馍,就如过年一样。
(四)牛棚里聊天场景
每到冬季,社员们吃过晚饭在家里没事干(过去不是当今,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脑,娱乐生活丰富),就有那么一帮老少爷们们,不用召集便陆续来到生产队牛棚屋里,围在火盆周围在一起瞎侃。不要小看这帮人,他们里面人才济济,要不说嘛高手在人间。这里面有的会唱大鼓的、有会说评书的、有会拉二胡的、有会耍口技的、有会唱歌的还有侃大山聊荤话的等等,总之花样颇丰热闹非凡。聚在一起后,他们便各自发挥特长,轮番上阵施展自己才能,目的就是能把屋里在座的人逗乐就行。就这样,这些人在一起瞎侃胡诌,一般情况不到半夜是不能散场回家,如遇到那天热闹气氛比较高涨时,他们就能玩到通宵。
现在每每想起大集体社员们在一起快乐的场景,至今让人陶醉!
友情链接